2024年1月8日,南京大学9999js金沙老品牌院长、教育部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大平教授应邀来到9999js金沙老品牌,作主题为《处境的持续相对化与现代性生存危机》学术报告。学院青年教师、辅导员、硕博士研究生参加,副院长张云龙教授主持报告会。
胡大平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十多年来积累的研究经验,以广义的社会理论框架来挖掘、解读、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基础研究路向,切入时代症候,研习真思想,回答真问题。胡大平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历史科学”,其要点就在于始终关注特定时代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并为这种可能性跃迁为现实性的道路和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座架”,时代的发展就必然要求“学人”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技术社会做一个梳理,叩问现代性的大门。
接着,胡大平教授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引,讲解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生产和再生产的三大条件。胡大平教授认为无论是其狭义的财富生产还是广义的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和人的生命的生产,都是在三种基本条件下展开的,即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组织条件。在这三大条件中,技术作为重要的维度特征已经占据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其对人为的作用强度和对自然的作用强度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现代性也必然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一个新分析,也正是我们学者共同努力超越西方视域作出具有中国学术引领性贡献的地方。我们要专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技术发展动态,以新的方式来诠释人类社会知识的命运问题,例如算力问题、技术性社会结构问题、速度圈的问题等。
围绕技术发展的加速与环境的相对性这一焦点问题,胡大平教授认为技术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代谢关系,体现的是人对环境的注入强度,而强度伴随技术的发展会缓慢改变环境的相对性。环境和生活本身是人类互动的产物,它因此具有相对性,而意义是相对性的临界,是在瞬间的一个临界。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强大的中介体系,加剧了现代性的物化,并使之极端化,技术速度体系的破坏性日益增强,改变了人类生产环境的界限,技术发展的加速使人类文明处在新的临界点上,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首要威胁,其涉及环境、物种、人为结合以及主体等生命层次。
最后,胡大平教授从相对性的临界标志重点讨论了异于马克思但源于马克思的新的技术化,审视加速度的暴政,重新思考环境的界限,并鼓励年轻学子要在不朽的著作中朝觐永恒的大师,把生命的意义挥洒在本真性的自由存在中,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图文:沈守涛
审核:李刚